2020527日下午1430,航運學院通過線上平臺成功舉辦了武漢理工大學“校慶日”學術活動之船舶智能航行高端論壇。論壇邀請了大連海事大學尹勇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王寧教授和集美大學李麗娜教授作學術報告。航運學院院長劉敬賢及船舶智能航海相關領域的師生近300人參加,論壇由航運學院副院長劉克中主持。

  劉敬賢教授在致辭中感謝三位專家百忙之中參加此次學術活動,希望各位專家在船舶智能航行方面和航運學院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同時邀請專家們在疫情過后來學院指導交流,并期待通過深度交流與合作推動船舶智能航行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

  尹勇教授作了題為“復雜環境中基于避碰規則的自主船避碰決策及路徑規劃研究”的報告。尹教授團隊經過近10年的研究,融合轉向點選擇策略、船舶運動數學模型、靜態勢場選擇優化及動態勢場梯度計算等方法,提出了一種適用于狹窄水域環境下的基于先驗路徑引導的多船自動避碰與路徑規劃方法,解決了狹窄水域同時避讓多艘動態船舶和不規律靜態障礙物的技術難題。團隊通過大量仿真實驗證明了方法的先進性和有效性,相關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王寧教授作了題為水面無人艇自主航行技術的報告,并就近10年圍繞無人艇自主航行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針對水面無人艇自主航行中所面臨的模型未知、運功受限及抗擾脆弱等問題,分別提出了基于數據驅動的運動辨識與態勢感知理論、基于耦合制導機制的自主引航決策理論及基于精準抗擾和主動容錯的自主學習控制理論,從而實現了水面無人艇在不依賴運動模型條件下的自主航行控制。他的成果得到了同行高度關注,其10多篇學術論文為ESI高被引論文。

  

  李麗娜教授作了題為船舶智能避碰的關鍵技術的報告。李教授在船舶智能避碰領域擁有20多年的教學科研經歷,是國內專注智能避碰研究的重要研究團隊,其團隊提出的PIDVCA(船舶擬人智能避碰決策)方法在國內外引起來了廣泛關注。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經驗,就PIDVCA方法的形成歷程、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未來研究規劃與師生們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本次高端論壇主講嘉賓均為國內船舶智能航行研究領域重要學者,他們的學術報告不僅具有深厚的理論創新,而且與工程應用、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精彩的學術報告促進了與會師生與主講嘉賓的深度交流和互動,現場氣氛熱烈,聽眾受益匪淺。 

  /文:代君、吳曉烈 審核:劉克中